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公布今年宣传主题口号“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,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”,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孤独症服务体系与关爱体系建设。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持续深入推进对孤独症群体的关爱帮扶工作,当第18个“世界孤独症日”的阳光洒满校园时,人工智能学院、数学科学学院的师生们正以科技的温度融化孤独的坚冰。4月2日下午,人工智能学院、数学科学学院联合开展“让爱不孤单”系列公益活动,号召全体师生踊跃参与,通过多元形式为孤独症群体送上温暖与关怀,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,助力构建包容友好的社会环境。
知识赋能,解码星语心桥
两校区同步举办孤独症科普讲座,特邀2015级优秀校友由航学长以“解码星星密码”为主题,通过真实案例视频揭开孤独症认知之谜。他结合心理学原理演示沟通法则,剖析孤独症群体独特认知方式,用“延迟反应非冷漠,特殊敏感需尊重”等金句打破公众对孤独症的认知壁垒,呼吁大家“用理解替代偏见,以包容守护成长”。随后,李昀熹老师现场发起“微光行动”倡议,号召学子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,用自己的力量为孤独症群体贡献一份温暖和关爱。
公益实践,共筑星空梦想
在栖霞校区残障名人园里,星空市集暨闯关活动人气爆棚。“点亮星星的世界”主题活动将知识科普与公益实践深度融合。残疾人手作义卖区陈列着蕴含匠心的香皂、手链等工艺品,每件作品都附有“匠人故事卡”,让每一次交易都成为双向治愈的温暖传递,赋予爱心行动更深厚的情感温度。创意知识竞赛环节设置了“数学自定义触动”“星空纸杯叠叠”等趣味挑战,参与者需在数字报数与团队协作搭建纸杯造型中突破难关,若挑战失败则需在“星轨复活站”完成孤独症知识问答,通过“受挫 - 重生”的沉浸式体验,让大家深刻感受特殊群体在沟通中可能遇到的困境,进一步增进对孤独症群体的共情与理解。
科技融合,点亮希望之光
作为工科学院与理科院系的特色实践,学生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运用智能技术开发定制化无障碍虚拟平台,并融入数学数字教学系统,构建起“数学 + AI”双轨支持系统。该系统计划长期聚焦孤独症群体的系统性研究,致力于研发数字技术训练系统,通过 AI 赋能数学逻辑教学,为打开孤独症群体的心扉提供科技钥匙。此次实践不仅展现了两院学子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能力,更搭建起科技助残的创新桥梁,让科技的温度切实触达特殊群体,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注入新的希望。
理解是消融偏见的第一步,而行动才是改变的真正力量。系列活动通过“知识科普-情感共鸣-科技赋能”三位一体模式,不仅促进校园对孤独症群体的科学认知,还搭建起科技助残的桥梁,在校园内营造了理解、尊重、关爱的良好氛围,更以实际行动探索出多元助力孤独症群体的有效路径。未来,两院将持续深耕公益事业,倡导每一位青年学子以所学知识为灯塔,以实际行动为桥梁,践行社会责任,让更多“星星的孩子”在包容的天空下绽放光芒。星光虽微,亦可温暖人间,让我们携手同行,让每颗星辰都能在包容的天空中绽放光芒。
(文/严欣怡 周美含 图/刘秋月 宋沁泽 束宇航 编辑/樊琬 审核/丁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