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学科学学院数科2211第一期实习简报

时间:2025-10-22浏览:13设置

9月上旬至9月下旬,实习生在多所学校开展教育实习工作。涉及的实习学校涵盖公办初中、公办高中、九年一贯制学校及部分民办学校,各校普遍具备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,包括智慧黑板、数字化实验室、几何模型实验室等教学场所,部分学校还打造了智慧校园环境或融入特色文化(如书法文化、“厚道” 文化),办学理念多元,或秉承名校校训传承教育传统,或注重五育融合、“以生为本”,为实习工作提供了良好平台。

 

在实习过程中,实习生以观察学习与实践辅助为核心开展工作。听课学习方面,常态化旁听各年级学科常态课与优秀教师公开课,重点关注课堂教学设计逻辑、重难点突破方法及师生互动策略,学习如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抽象知识、运用几何画板、信息化系统等工具辅助教学,课后参与评课研讨,交流教学反思与改进建议,深化对实际教学流程的认知。

教学辅助工作中,实习生协助完成学生作业批改,涵盖课后练习、单元小测、试卷等类型,不仅核对答案正误,更注重梳理学生高频错误题型与典型思维误区,为教师调整教学重点提供参考;部分参与监考工作,熟悉从考前考场布置、考生信息核对,到考中秩序维护、突发情况应对,再到考后试卷回收整理的完整考务流程,强化责任意识。同时,实习生逐步参与备课环节,学习撰写教案、设计课件,结合学情优化教学环节,部分通过无生试讲打磨教学语言与节奏,为后续独立授课做准备。

 

班级管理辅助方面,实习生配合班主任开展日常工作,包括监督课间操、眼保健操、午休纪律,引导学生有序参与集体活动;协助统计作业上交情况、分发学习资料、检查教室或寝室内务;参与班级主题活动(如“拒绝脏话”主题班会、数学错题分享会)的筹备与组织,逐步了解班级管理的流程与技巧,体会关注学生个体差异、营造良好班级氛围的重要性。

实习期间,实习生同步参与各类校园活动,包括学校运动会、体艺节的前期策划与组织(如方阵设计、排练指导),感受大型活动对学生团队协作与集体荣誉感的培养;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(如“九一八”默哀、抗战胜利纪念活动),体会德育在校园中的渗透;部分参与学校教研活动(如集体备课、作业设计研讨、新课标理念学习),了解学校对“双减”背景下课堂效率提升、精准教学实施的探索,深刻认识到隐形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潜移默化作用。

 

截至9月下旬,实习生已初步完成从师范生到“准教师”的角色过渡,在教学实践中深化了对教育理论的理解,掌握了基础的教学辅助与班级管理技能,同时明确了自身在课堂节奏把控、个性化教学设计等方面的提升空间。后续,实习生将与指导教师沟通确定首次独立授课选题,围绕教学设计、课堂互动等细节深入研讨,持续参与教学实践与班级管理,不断优化教学理念与技能,力求充实推进后续实习工作。

南京市迈皋桥初级中学作为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分校,其数学课堂教学注重逻辑拆解与学生思维引导,为实习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样本。实习生在数学课堂观摩中,重点跟进七年级“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”、八年级“几何证明”、九年级“一元二次方程应用”等核心课程,深入学习指导教师的教学策略与课堂把控技巧。

 

在具体教学方法学习上,实习生观察到指导教师擅长以“问题链”层层递进启发学生——如讲解“衬衫销售盈利”这类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时,教师会将题目拆解为“单价变化→销量变化→总盈利变化”的逻辑链,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模型,避免直接灌输公式。针对几何证明题,教师会强调“拆解条件”的重要性,如引导学生从“AB∥CD”等已知条件中挖掘公共角、公共边等隐藏信息,帮助基础薄弱学生突破思维卡点。同时,教师注重因材施教,面对反应快的学生鼓励其分享多种解题方法,对理解较慢的学生则通过“分步提问”降低难度,例如在分式方程教学中,逐步骤讲解去分母、去括号的注意事项,避免学生因步骤跳跃产生困惑。

部分实习生还参与了数学备课与试讲实践,在指导教师建议下,围绕“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”设计教学方案,重点学习“从生活实例导入→合作探究列方程→例题精讲规范步骤→检验结果合理性”的教学流程,尤其关注如何将抽象的数学关系转化为学生易懂的表达,如用“整理书包”类比“合并同类项”,用“电梯楼层”解释“负数概念”,逐步掌握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结合的技巧。

 

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燕子矶新城学校的数学课堂以“抽象知识具象化、复杂问题分层化”为特色,实习生在课堂观摩与实践中,深入学习了初中数学核心内容的教学方法。实习期间,实习生全程跟进八年级“一次函数”“全等三角形”、九年级“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”“圆的对称性”等数学课程,重点吸收指导教师的教学智慧。

 

班级管理方面,实习生协助班主任覆盖早读、午休、大课间、课后服务场景:早读督促学生按时到位、维持专注秩序;午休提前到班,督促整理课本文具,营造安静休息环境,值守时轻声提醒坐姿不端或小声交谈的学生;大课间配合组织列队、监督做操纪律,确保学生全程规范参与,同时关注内向学生,邀请其参与集体游戏以融入集体。

在具体教学策略学习上,指导教师的“生活实例转化法”让实习生受益匪浅。例如讲授“一次函数”时,教师以“匀速行驶的汽车路程与时间关系”“手机套餐费用与流量关系”为切入点,借助坐标系将抽象的函数表达式转化为直观的图像,引导学生从“形”的角度理解“数”的规律;讲解“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”时,通过实物模型拼接、图形动态变换,让学生自主观察、归纳“对应边相等、对应角相等”的性质,而非被动记忆结论。针对“圆的对称性”教学难点,教师会拆解“垂径定理”的应用条件,通过“画图演示→学生动手操作→错题辨析”的步骤,帮助学生明确“直径垂直于弦”这一前提的重要性,避免定理滥用。

此外,实习生还通过旁听数学公开课深化认知,如某教师讲授“有理数的加法”时,用数轴模型可视化“同号相加、异号相加”的运算法则,有效突破“异号两数相加”的理解难点;在备课实践中,实习生借鉴课堂所学,围绕“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”设计“情境导入—分组探究—步骤精讲—总结反思”的教学流程,注重用“设未知数→找等量关系→检验合理性”的步骤规范学生解题思维,逐步掌握将数学理论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实践能力。期待在实际教学中收获学生较好的反馈。(文/王若婷 图/个实习生 编辑/杜文 审核/颜超)


返回原图
/